央广网大连6月23日消息(记者郅怡婧 见习记者谢继玥)近日,国内首部《大学生数字素养》教材发布暨揭幕仪式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。该教材是国内首部系统化的大学生数字素养教材,内容聚焦技术浪潮下,大学生数字生存困境,创新采用“主教材+数字资源包”的立体化呈现形式,构建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教学体系,为数字素养教育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新路径。
《大学生数字素养》主编张橦副教授介绍数字素养教材的研发突破(央广网发 受访单位供图)
据悉,《大学生数字素养》教材由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张橦副教授和武文颖教授团队主编,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字素养全球参考框架为蓝本,结合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,构建“数字意识-数字技能-数字责任-数字知识-专业发展”五大维度理论框架。内容、方法双创新:内容上直击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十大核心痛点,通过真实案例、互动练习和情景模拟等方式,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,真正破解大学生数字时代的生存困境;方法上则采用“主教材+数字资源包”的立体化教学方法,设置八大特色模块,配套开发教学课件、关键词、知识点、教学指南等数字资源包,以混合式学习设计激活学生的数字思维。
展开剩余42%“在数字经济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今天,提升大学生数字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。我们希望这本教材不仅能服务课堂教学,更能成为大学生在数字时代的‘生存指南’。”教材主编、大连理工大学张橦副教授说。据介绍,大连理工大学目前已将该教材应用于实践,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反馈。
作为“数字素养与教育创新国际研讨会”的重要环节之一,《大学生数字素养》教材于研讨会上正式揭幕。除揭幕仪式外,研讨会还设有“人工智能时代数字素养教育的全球实践与挑战”“数字技术在教育创新中的应用与案例分析”,以及“跨文化视角下的数字素养与价值观传播”等多个议题。来自国际、国内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就重要议题发布主旨报告,共同就数字素养与教育创新的前沿问题展开深入交流,探讨数字素养教育创新在全球教育新生态格局下的多元路径。
《大学生数字素养》教材的发布填补了我国高校数字素养教育的空白。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方表示,未来,将切实推动教材进课堂、进平台、进系统,服务更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,真正发挥其作为知识框架与实践指南的关键作用。
发布于:北京市嘉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